首页 > 今日必看 > 正文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


(相关资料图)

当下,百县千镇万村工程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源/TUCHONG

今年2月13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强调,要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百县千镇万村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提出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该工程旨在探索城乡发展新路,加强乡村振兴,促进广东省内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一体化,意义深远。

发展现代化农业农村

“要立足‘抓什么’,把准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着力抓好县域经济,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推动县域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打造县域经济主引擎。”黄坤明指出,抓好县域城镇化,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乡镇综合服务功能,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建设美丽圩镇;抓好城乡融合,推进城乡规划“一张图”、城乡建设“一盘棋”,推动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黄坤明表示,要聚焦“怎么抓”,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向前推进,坚持分类施策,“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创先、进位、削薄”行动,推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催生更多百强县、千亿县,实现县域实力整体提升;突出改革创新,推动扩权赋能强县,深化镇街体制改革,抓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完善“1+N+X”政策体系,深入开展新型对口帮扶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强化要素保障,以财政、金融、社会“三管齐下”强化资金保障,以县、镇、村“三级发力”强化土地保障,以县内县外“双向施策”强化人才保障,确保要素资源投入持续不断。

此外,还要明确“谁来抓”,组建省市县三级指挥机构和工作专班,由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抓,形成指挥有力、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具体而言,百县千镇万村工程将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一系列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人才引领、市场开拓以及交通设施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重点项目,推动各城市群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产业协同、经济互补、社会融合,形成“城市统筹、乡村并进、城乡共生”的发展格局。

许多专家教授对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提出了积极的看法和建议。其中,中科院院士朱有勇认为,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旨在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他同时指出,该工程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例如,如何给11万个行政村和18万个自然村注入资金?政策怎样协调好?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并以此吸引优秀人才在基层工作?……工程的实施还需要广泛吸纳各方面的声音,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

广东省委省政府表示,百县千镇万村工程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广东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推动全省城乡一体化。政府将进一步强化对该工程的管理和支持,为有意愿和能力的地方和企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一切有助于加快乡村振兴的工作。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提升乡村风貌,大力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大抓县域经济,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更大功夫,切实把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强化统筹协调、改革创新,全方位加大资源要素保障力度,推动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奋力谱写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结合自身优势促进县域经济

自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启动以来,广东各地掀起乡村振兴的新一轮发展高潮,各自充分结合自身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汕头市澄海区作为广东省较早投入乡村振兴建设的地方,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依托海滨旅游资源,抢抓城乡深度融合的重要机遇。该区通过实施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一系列项目,推动农村景点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助推全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韶关市南雄市湖口镇则是通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抓直接脱贫,实现了“产业援助致富、带着村民一起奔小康”的目标。该镇采用“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村民合作”的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全民收入,实现了既创造社会财富又改善环境、满足公共需求的双赢。

制造业是顺德北滘的立镇之本和最大优势。佛山市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唐磊晶称,北滘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培育壮大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产业,鼓励企业加速并购发展和研发创新,为制造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6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近800家、R&D占GDP比重提升到9%。此外,还将充分发挥联城带村的纽带作用,优化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资源配置,打造兴旺的商业圈和便捷的生活圈,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

清远市英德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表示,连樟村积极抢抓清远市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以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持续做大做优红茶、麻竹笋、丝苗米等特色产业,积极打造“连樟1号”自有品牌,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此外,连樟村还将突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大力推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让乡村更加宜居和美。以种植麻竹笋、茶叶等作物为元素,连片打造“一溪两岸”田园风貌,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健康服务中心、“老年乐膳馆”等便民惠民服务,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表示,发展改革部门作为县域经济工作专班的牵头单位,将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全力落实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对全省122个县(市、区)进行科学分类,制定差异化发展目标、支持政策和工作任务。实施创先、进位、削薄行动,支持若干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市)创先争优,打造争创全国经济强县的“先遣队”,扶持基础薄弱县(市)加快发展。

艾学峰说,强化统筹协调,确保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1+14+15”政策体系落实到位,强化考核,以奖促优,激发各地拿出奋勇争先、赛龙夺锦的劲头,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产业转移承接载体,支持各县做大做强1~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刘棕会表示,将坚决扛起乡村振兴专班牵头责任。“加强易返贫致贫群体监测和帮扶,调整优化驻镇帮镇扶村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找差距补短板赶超中突破

相比较10年前,广东城乡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进一步提升。但置身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对标走在前列的新标高,广东不仅要和过去比,还要对照现代化目标,和愿景中的现代化广东比;不仅要和自己比,还要跳出广东一隅,和先进兄弟省份比。放眼全国,兄弟省份你追我赶、百舸争流,浙闽苏鲁等省份县域经济领跑全国,区域发展相对均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对照先进找差距,在比较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才能闯出新路、走在前列。

对照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对照先进兄弟省份,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广东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还明显不够,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比如,县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2.5%,全国百强县只有1个;县域城镇化率仅约44.3%,低于全省水平30个百分点,城镇建设水平比较低;部分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面临压力,乡村产业基础薄弱,人居环境有待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净流出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投入不足,发展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等等。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能看得见问题、抓得住症结、拿得出办法。从根本上看,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在县域发展不充分,县域活则全省活。

虽然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意义重大,但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远远超过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同各地的资源和人才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成为工作开展的难点之一。

有专家建议,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支出,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发展领域,发挥多元化投资的作用,缓解资金压力。同时,还可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推进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村小微企业做强做大。

乡村振兴需要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具备创新思维的执法队伍,引导和推进基层治理和社会事务处理。然而,目前的乡村干部队伍构成复杂,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人才难吸引较为普遍,人才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政府可通过加大人才培育投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引进和培养更多适合乡村发展的优秀人才,提升基层治理和社会事务处理的水平。

事实上,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较多,相互之间的条款有时存在矛盾和冲突,导致各地区在工作开展中出现许多疑惑和阻力,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比较普遍。这也导致了乡村发展困难重重。政府需要制定相关行政法规,统一政策标准,解决政策协调问题,消除政策难以落地的障碍。此外,需要通过培训和宣传等方式,对政策进行普及,提高各地区干部的政策意识和知识水平,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百县千镇万村工程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工程在实际的落地、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难题与困难,需要各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思考,予以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以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实现中等发展水平跨越、建设现代化新广东等目标为追求,为广东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省委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就是要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改善提升,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让县域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6月上旬刊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