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8月28日,小鹏与滴滴官宣合作,开启多品牌时代: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首批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和滴滴合作的核心在于他们有一个完成度非常高的准量产的A级智能电动汽车轿车车型,前期已经投入大几十亿人民币开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资产。该项目代号“MONA”,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
(资料图)
作为核心竞争力,小鹏将基于与滴滴的合作,通过技术创新与体系能力,将高等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XNGP引入MONA平台。
进入当前新能源车最主流的15万价格区间,何小鹏对这一车型的销量抱有很高的期待:“这款车的产品竞争力我认为远超现在在市场15万上下级别的其他新能源汽车,销售目标保守一点我认为最少在每年10万辆以上,我的期望是远远高过这个数字。”
MONA将以TO C市场为主 在小鹏已有的生态中制造
作为出行市场第一大平台,从联合造车到自己造车,滴滴一直在尝试。面向网约车市场和比亚迪合作D1、和红旗合作E-QM5,以及和理想合作的未上市的D1 Plus;滴滴内部的造车项目“达芬奇”,彼时团队规模也有1700人左右。
此番与小鹏的合作,滴滴将所有研发的测试、设备等资产一并卖给小鹏,部分核心的人员团队也会加入小鹏。这也意味着滴滴彻底放弃自己造车。
对小鹏来说,作为滴滴首次开放生态体系对外合作的车企,除了获得一款完成度较高的准量产车型,小鹏也可以获得滴滴的展示市场资源用于营销,通过其平台向MONA客户推介小鹏相关的金融保险产品,二者或将在充电网络、Robotaxi运营方面展开合作。
“从我们的判断来看,这个合作对于小鹏资源的投入是可控的,也是可预期能够获得更大的价值”。何小鹏评价道。
小鹏将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完成MONA全部的量产研发。由于MONA的平台原来就已经在开发了,因此并不会完全迁移平台,但会使用扶摇架构、XNGP系统中的很多能力,将高等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引入这个平台中。MONA平台会推出少数的SKU,部分SKU主要针对于整个共享出行相关的领域,其他最主要的SKU是较高等级的智能驾驶版本。
在销售渠道上,滴滴将从生态上支持出行市场的销售和运营,而小鹏主要负责TO C领域的销售。整体上以TO C为主,双方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渠道进行销售,具体渠道策略和品牌策略信息还待进一步发布。
生产制造环节会基于小鹏已有的生态,何小鹏透露根据现在的生产基地产能进行适度的管理和扩大即可,但没有明确具体将在哪个基地生产。供应链体系则会延续滴滴原来的体系,加入扶摇架构中的相关体系。
进入当前新能源最主流的15万元市场,小鹏对这款车的销量也抱有很高的期待。年销10万辆是基础目标,如果能连续两年能做到年销18万辆以上,滴滴将拿到更多的股份,即5%的总对价。
所有合作都会成立专门项目组 符合小鹏全局战略
两年多前,何小鹏曾表示,15万级别没有人能够把全面的智能辅助驾驶汽车做好,没有人能把这个级别的汽车做得有利润。如今随着技术创新及扶摇架构体系能力的提升,以及与滴滴的合作,让小鹏有信心在15万级别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我们认为智能化会让所有汽车产生变革,A级车这个区间是没有办法避开的。同时,我们认为一个A级车需要非常巨大的量才能够真正把成本做好,在15万级别规模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上我们是不如大众等车企,所以在这个车型上也会向友商进行学习。”何小鹏这样表述MONA的机遇与挑战。
除了在A级车市场与滴滴展开合作,小鹏还将与大众基于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小鹏今年的两次战略合作让小鹏收获大量关注,也让外界对小鹏的技术更加有信心。但也存在“种种合作是否会偏离小鹏既定战略、小鹏是否会变为技术供应商”的疑问。
对此,何小鹏回应到,无论跟大众还是滴滴合作,都是由小鹏主动根据小鹏的战略进行思考和合作的。在小鹏的愿景中,非常清晰的是对未来出行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科技能够将汽车换道,而不是弯道超车,在全球市场做不一样的出行工具。所以两项合作都是小鹏大战略的重要布局。
至于技术供应商的角色,何小鹏表示,并不认同这个方向。“从软件角度,软件非常重要的是规模、数据,它的规模化和硬件的规模化逻辑是不一致的,所以在小鹏智能的全局战略中,我们认为今天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许将来会有更多人Follow这样的体系”。
为更好的推进合作,在小鹏内部,所有合作都会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团队,整个组织架构都会跟着项目进展而进行相应调整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