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必看 > 正文

民国官场“不倒翁”谭延闿的母亲李夫人曾是个通房丫头,这个身份,让她在谭家吃尽了苦头。嫁入谭家后,整整24年间,丈夫和正室吃饭时,她都得在旁边伺候着。

李夫人姿容秀丽,可因为出生在贫苦人家,她打小就干着伺候人的事。初入谭家时,她被安排照顾主家夫人,这个主家夫人,就是他后来丈夫、谭延闿父亲谭钟麟的母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谭钟麟是晚清的显贵,他做过巡抚、总督等封疆大吏,李夫人入谭家前,他就已经有了几房妻妾。

因李夫人生得美,且照顾的又是谭钟麟的母亲,她与他见面的次数自然比寻常丫头更多。日久后,谭钟麟看上了她,并纳为了妾室。

谭钟麟

嫁给谭钟麟没多久,李夫人就有了身孕。怀孕后,她日日盼着能生下一个男丁,并由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1880年1月25日,李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正是谭延闿。李夫人发作时,刚刚睡着的谭钟麟竟梦到晚清大臣何凌汉来拜,惊醒后,恰逢延闿诞生。他由此认定:这孩子定是探花何凌汉投胎而来,遂大喜。

因着这个吉祥的征兆,谭钟麟为儿子取字“祖安”(何凌汉字)。

谭延闿出生后,李夫人终于可以不用再干那些下人的粗活了,她的主要任务和一般妾室无异:照顾丈夫和正室夫人、养育儿子。

谭延闿

每日吃饭时,李夫人都需要恭敬地站着伺候丈夫和正室,待他们说“好了”后,她才可退下去杂厅用餐。

后来,李夫人虽再度生育了两子,可她在谭家的地位依旧没有太大提升。平日里,不仅正室经常对她呼来喝去,就连家里的妾室颜夫人等,也经常对她颐指气使。

李夫人虽出身贫寒,却心性极高,她心里装了太多委屈,却无处诉说。

另一方面,李夫人发现:因为自己的出身太过寒微,她虽已为丈夫生下三子,可丈夫对她的态度也始终不如对其他妻妾。

一次,她偶然撞见了丈夫和正室陈夫人聊天,两人说着说着,谭钟麟亲昵地用手抚摸了陈夫人的脸,那神态动作,满满都是宠溺。此时的她才想起:之前丈夫对自己表达喜爱时,总是喜欢捏她的脸。

捏和抚摸的区别在哪儿?抚摸,更多的是平等,而捏,则更像是主人对待宠物。悟明白这一层的那天,李夫人独自在房里捂着嘴无声痛哭。

也从那时起,她懂了:即便自己生再多儿子,也不可能“母凭子贵”,真正要“母凭子贵”非得儿子有出息。

晚清民国女子

之后的李夫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儿子身上,她尤其对聪慧过人的谭延闿寄予了厚望。

谭延闿5岁就入了私塾,谭钟麟规定:三天必须写一篇文章,五天要写一首诗,还要练写几页大、小楷毛笔字。这些任务,他每次都能超额完成,他的优秀背后,自然离不开母亲的悉心教导。

也是上了私塾后,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次,他因对别人称呼自己“小老三”不满,而回来向母亲诉苦。他道:

“他们怎么老叫我‘小老三’,怪难听的,我是小,可也不兴这样叫啊!”

李夫人看着儿子一脸的疑惑,心里一阵刺痛,她本想随便安慰几句就把这事搪塞过去,可她偏偏没控制住情绪,落下了泪。谭延闿见了忙道:“别哭别哭,我就是奇怪他们为啥总叫我‘小老三’,娘不高兴,当我没问便是。”

李夫人一把抱住儿子,一边落泪一边道:

“我是你父亲的小老婆,他们叫你‘小老三’就是嘲笑你是小老婆的儿子,带有‘庶出’的意思。你们兄弟要努力读书,好好做人,将来做番大事业,做个大人物,才算是争光争气,那我在谭家吃苦也感到欣慰了。”

年幼的谭延闿虽还不能完全明白“庶出”的意思,但经由母亲这番话,他隐约懂得母亲总是耷拉着脸,并且经常独自垂泪的原因了。

那日,依偎在母亲怀里的谭延闿,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了自己金榜题名的情景。他暗暗发誓,要如母亲说的那般“努力读书,好好做人,做番大事业、做个大人物”。

谭延闿书法

李夫人发现,那次母子对话后,儿子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少。平日调皮捣蛋的他,竟也安分了不少。有小伙伴喊他出去玩儿时,他也总推说“还有功课要做”。

11岁那年,谭延闿开始学习八股文,古代学八股文的年岁,通常是12到15岁,可谭延闿却比大多数人都要早。延闿的出色表现,让谭钟麟欣慰不已,他看向李夫人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温柔。

1893年,谭延闿到长沙参加童子试,竟一举考中秀才。这年,他年仅13岁。消息传来,谭家上下激动不已,谭钟麟意识到:谭家后继有人了。此时的谭钟麟更加确信:这孩子,的确是探花投胎无疑了。

谭延闿

谭延闿小小年纪考上秀才后,李夫人在谭家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两个分贝,但碍于自己丫环出身的妾室,面对正室陈夫人和颜夫人等时,她依旧低眉顺眼。平日里,她们吩咐她做的事,她也依旧不敢有分毫怠慢。

因为长期过度劳作的缘故,李夫人经常腰痛,见到腰痛的母亲总站着伺候父亲和陈夫人用膳,谭延闿心里很不是滋味。

谁愿意让自己的母亲去伺候人呢?尤其读了《孝经》后,他更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羞愧。读书之余,他总想着“如何让娘在谭家不那么苦呢”,思来想去后,他更加确定:母亲当年说的话是对的,只有他出息了,她才有出头之日。

人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在李夫人的引导下,她身为妾室的事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甚至多少变成了谭延闿奋斗的动力。

在为人处世上,谭延闿也谨记母亲的教诲,他几乎从不与任何兄弟争抢,有时候,他还会主动谦让。遇到其他几位母亲,他也总是毕恭毕敬,唯恐有一丝怠慢。

家里有人争吵时,他也总是站出来打圆场。任何时候,他都恪守“不得罪人”的原则。后天养成的这种性格,也让他在清廷做官时“虽变法却得保全”,这也是他在国民政府任职时,往往能化解内部矛盾的原因所在。宁汉矛盾时,促成“宁汉合流”的,正是他谭延闿。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